人物故事

儒家文化

  • 2021.04.20

    2021《尊親獎》孝行楷模選拔,開始舉薦!

    你身邊有沒有你覺得很尊敬的孝順的人呢?「世界和平從家庭和平做起」,我們希望可以鼓勵到這些孝順的人,也讓更多人能夠見賢思齊~特舉辦《尊親獎》孝行楷模選拔
  • 2025.11.07

    勇敢囡仔做英雄 --- 張晉豪

    晉豪是早產兒,從小失明,自幼在父母悉心照料下成長,六歲那年,進入啟明學校展開了住宿生活,雖然生活不便,仍正向樂觀、不畏艱難
  • 2025.11.04

    青春奉親無悔行 --- 李怡靜

    怡靜的爸爸是長子,下有三個妹妹、一個弟弟,爸爸十三歲那年爺爺過世,於是整個家計就落在媽媽和爸爸身上,但阿嬤卻偏愛叔叔,為他買房,希望能跟他同住
  • 2025.11.04

    以孝為本傳家風 --- 李秉宏

    秉宏自幼成長於雲林農村,深受母親慈愛與辛勤影響。十歲時,他用省下的零用錢買一支牛奶冰棒,跑了兩公里送給在田裡工作的母親,這份體貼的童心,奠定了他一生孝順的基礎。
  • 2025.11.04

    孝如暖陽化憂雲 --- 林素華

    林素華的母親罹患憂鬱症,固執的性格加上負面的思惟,讓照顧者非常辛苦,往往也會跟著陷入負面的情緒,以致姐姐和弟弟都不再回家照顧母親,只留下素華陪伴著母親
  • 2025.11.04

    順應父母展孝心 --- 施月琴

    施月琴像家的頂樑柱,父親於92年時中風,後失智,又二次中風;98年姊姊罹癌,100年離世;102年兄嫂車禍受傷;母親105年生病,各種變故、事項接踵而來
  • 2025.11.04

    知恩報恩樂學習 --- 廖建程

    父親生病時,建程還在就學期間,卻自然承擔起照顧父親的責任。父親住院期間,建程每天放學和假日都到醫院陪伴父親,夜裡父親會說夢話,手會去拔管,睡不好…他總是耐心地照顧
  • 2025.11.04

    母親身邊的衛星 --- 潘錦彬

    不忍母親含辛茹苦,錦彬就學時即打工貼補家用,成家後仍偕母親同住,照顧母親術後的身心健康,甚至為她提早退休,以便有更好的陪伴。
  • 2025.11.04

    火速搬家為事親 --- 余麗華

    面對公公中風、母親車禍,她甘之如飴扛起照護二個老人的生活起居,兩度搬回家,要全力照顧他們。
  • 2025.11.04

    克服身障報親恩 --- 李奕霈

    奕霈罹患脊髓性肌肉萎縮症(SMA),在1歲多發病,隨年齡成長漸漸退化無力,無法站立與行走,僅能依靠電動輪椅代步。感冒對奕霈是嚴峻考驗,痰液難咳出,肺炎伺機肆虐、侵襲身體,頻繁就醫是成長軌跡無奈的註腳。
  • 2025.11.04

    以父母心為己心 --- 康文欽

    康文欽始終把「照顧父母」放在生命中最重要的位置,在父母相繼生重病後,不惜辭去工作;一次為照顧母親而辭掉竹科工作,而後再度為了父親,索性退休。無論面對多少艱難與抉擇,堅定守護親情、盡心奉養。
  • 2025.11.04

    愛與孝回報親恩 --- 陳瓊伶

    有一種愛,無所畏懼,跨越了對疾病的恐懼與身心的疲憊;有一種孝,無微不至,體現在日常分秒地守護與陪伴。
  • 2025.11.04

    傳送孝悌滿庭香 --- 陳金桂

    陳金桂親自照顧失智的婆婆、住院的爸爸和染疫在家隔離的媽媽,蠟燭三頭炙燒,他人避之唯恐不及,然金桂卻甘之如飴。她說:「感恩一切的學習,陪伴婆婆、父親和母親,是平凡的我,最大的幸福。」
  • 2025.11.03

    全心全意愛家人 --- 黃秉宏

    生長在鹿港小鎮的黃秉宏,看著祖母和母親以家庭為重的精神,雖在清貧中成長,卻體會到全家緊密相扶持的力量,家,給了他深深的向心力。
  • 2025.11.03

    用一生踐行愛與責任 --- 賴秀春

    今年66歲的賴秀春女士,一生安靜而堅定。民國74年,她從台中嫁到雲林麥寮的務農人家,婚後仍住台中,任教於彰化鹿港高中,每天往返兩個多小時,風雨無阻。每逢假日,她總回雲林探望雙親,從未間斷。

當我們反省自心的時候,就會發現寬恕。

真如老師

必須堅定守護生命中唯一的希望,就是永遠別失去利他心,這是要用生命去捍衛的!

真如老師

制定一個你可以完全實踐的計畫,不要制定一個非常圓滿的計畫,永遠實現不了,永遠都在哀嘆!

真如老師

因為煩惱沒有調伏,所以生命才感受到種種的痛苦。

常老和尚

學習能夠成功的一個重要條件,就是你必須自發的學習!如果你有自動的學習、自發的學習這樣的一個習氣,一天無論多忙總會找到時間的。

真如老師

推薦影音看更多推薦影音 +

  • 2022 大專營 在滾動世界中 以觀功念恩開創幸福人生
  • 從科技發展看心靈力量的重要|陳良基 2021
  • 無用之用,藝術與科技打開心靈之門|薛文珍 2021
  • 2021 第9屆 心靈教育與環境永續論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