愛與孝回報親恩 --- 陳瓊伶
2025.11.04編輯
有一種愛,無所畏懼,跨越了對疾病的恐懼與身心的疲憊;有一種孝,無微不至,體現在日常分秒地守護與陪伴。
民國84年,陳瓊伶女士的母親因肺結核住進隔離病房,瓊伶不懼傳染風險,貼身照顧近兩個月直至康復。退休後,每週往返新竹與雲林守護日漸年邁的雙親。109年,90歲的母親因跌倒致使髖關節受傷住院,瓊伶與弟弟日夜輪班照料,返家後獨自承擔照顧母親上下輪椅、料理三餐與洗漱的重擔,自己體力透支,體重驟減達8公斤,直至二年後,母親安詳離世。
112年父親胃潰瘍大出血,瓊伶驚恐之餘仍勇敢面對。父親因腸胃問題,排泄狀況不穩,每天須重複清理工作與安慰父親的情緒,身心俱疲,壓力極大,瓊伶憑藉「病中父親需要我」的堅定信念支持自己勇往直前。照護不僅是責任,更是發自內心的細膩與體貼。
瓊伶睡在父親隔壁,比父親晚睡、比父親早起,家中父親會經過的區域都裝上扶手,父親的身體與房間永遠乾淨、清新,毫無異味。白天她推著輪椅上的父親在鄉間小路散步,聽父親如數家珍地介紹農作,晚上父親睡著後,自己才到田裡務農。
在瓊伶細心的陪伴下,父親不僅生活安穩,心靈也有寄託。看著父親專注抄經、開心地與訪客互動,瓊伶滿懷感恩地說:「能夠照顧雙親,是做子女的福氣。」三十多年來的陪伴光陰,瓊伶譜寫了一首首感人至深的親情詩篇。


